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
浏览次数:189次 发布时间:2022-06-23 17:48:21 来源:菜谱大全
值得中国人学习:福泽谕吉认为,学习西方,重要的是学精神,而不是学皮毛。衣、食、住、行等方面模仿西洋的样式,只是学习西方的皮毛。
什么是西方文化的真精神呢?他说:“一国的文明程度不能从外表来衡量,所谓学校、工业、陆海军等,都只是文明的外表,达到这种文明的外表,并非难事,只要用钱就可以买到。可是在这里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,眼睛看不到,耳朵听不到,既不能买卖,又不能借贷;它普遍存在于全国人民之中,作用很强。要是没有这种东西,国家的学校、工业、海陆军等等也就失去效用,真可以称之为‘文明的精神’,它是一种极其伟大而又重要的东西。这究竟是什么呢?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。
只有国民精神的近代化,让每个日本人从古代人变成近代人,才能完成日本真正的近代化。福泽在《劝学篇》中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一观点:“一、没有独立精神的人,就不能深切地关怀国事”;“二、在国内得不到独立地位的人,也不能在接触外人时保持独立的权利”;“三、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会仗势欺人”。独立的精神就是“没有依赖他人的心理,能够自己支配自己”。
福泽谕吉提醒世人,如果人民在国内没有独立的精神,国家在世界就没有独立的可能,当士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人都独立起来了的时候,就用不着担心国家不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福泽的结论是:“政府与其束缚人民而独自操心国事,实不如解放人民而与人民同甘共苦。”
在日本,文明由国民的上层进入;在支那,文明由国民的下层进入。支那国民与西洋人接触已有百年,其交接的方式只有商业贸易,外来者为利而来,内应者为利而应。交往的动机,除了利以外一无所有。……在支那群民中,虽然也有通晓外语的人,但只限于日常生活用语,而不能成为知识传达的媒介,其证据就是百年来能说洋话的人不少,但在进口品中,西洋书籍却很少,特别是有关事物的真理原则的科学书籍几乎没有。因为从事商业贸易的支那人不读这类的书。”
他在《支那人民的前途甚多事》(1883)一文中把中国社会比做“一潭死水”,“没有新水注
入,也没有水流出,有风吹来的时候,整个的池水被吹得浑浊,风止的时候池水又复归平静”。他断定中国人不能接受西洋的新文明,因为“支那人民怯懦卑屈实在是无有其类”。
福泽谕吉在《世界各国解说》中他又一次说,中国的黄金时代在很久以前,现在文明已经腐败,不可依恃:“说起来‘支那’的故事,自往古陶虞的时代己经四千年,听说其国重视仁义五常,人情醇厚非常有名。然而这种文明开化退去后,风俗渐次衰弱,不讲道德,也不砥砺知识。认为唯我独尊而不去了解世界,自认为高枕无忧,任由暴君污吏随意压制百姓。如此恶政终于没逃过天谴,天保十二年(即1841年)与英吉利国产生不和,只一战(指第一次鸦片战争)之下迅即溃败……。即使如此,那些不长记性的无智之民,再次无理取闹,妄开兵端(指第二次鸦片战争),由于军队孱弱屡战屡败,终成今日的局面,实在可怜。”